目前国内,城市污泥、生活垃圾、禽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是有机肥的重要原料,这些物料通常携带人类、动植物的病原体以及杂草等植物种子,研究表明,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可以破坏上述生物体。通常在60-70℃(湿热)的温度下,加热5-10min,可以破坏非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的非休眠体的活性。但在较低温下(50-60℃),一些病原菌可存活长达60天。肥料携带的病原菌会侵入到植物体内,导致植物发病,比如炭疽病、枯萎病、根腐病等常见害。使用这样的肥料不但没有达到令作物快速生长、提高产量的目的,反而令作物生病、大量减产。因此,在有机肥的发酵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灭菌。
有机肥发酵罐工作原理:
发酵罐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,升温、恒温、降温。
原料进入发酵罐内,在短时间就可以快速升温至65度左右。通过送风系统向发酵罐内部送风,保证原料充分与氧气接触,使物料快速充分的分解发酵。发酵过程中设备进入恒温阶段,持续发酵,同时除臭系统将发酵罐内的废气进行除臭并排出,达到无污染处理的目的。在高温发酵过程中同时也将原料中含有的虫卵,杂草种子,病原菌等有害物质杀死。发酵完成后进入降温阶段,通过出料口卸出物料进行下一道处理工序。
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(包括有机垃圾、秸秆、畜禽粪便、饼粕、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)经微生物发酵、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。
目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大都为堆肥,主要是将牲畜粪便运送到的用于堆肥的场所,然后通过人工搅拌和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。这样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.人工搅拌,浪费人力、物力;2.牲畜粪便需要进行运输,就运输中,牲畜粪便就会造成二次污染;3.堆肥的产量较大,适用于大型的养殖厂,但不适用一般的小型养殖户
针对以上废物性质,我国目前常采用填埋、好氧发酵、厌氧消化、焚烧等技术对城镇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置。其中,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方式以其投资运行成本低、二次污染小,运行稳定,可实现资源化等优势而倍受青睐。然而,现有的好氧发酵装置,其对物料的加热不够均匀,易造成局部过热,并且,热量容易散失,热量利用率较低;通风口容易被物料堵塞,致使通风效果不够理想,影响物料好氧发酵速率
我国是畜禽饲养量大国,随着畜禽饲养业的蓬勃发展,其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为环境污染埋下了隐患。畜禽饲养时会产生大量的粪便,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粪便,会引起环境污染、传播等严重社会问题;而禽畜粪便含水量高、运输贮存困难,因此,禽畜粪便处理工作存在着难度大、费用高、收效差的问题。
有机肥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(包括动物粪便;动物加工废弃物)和植物残体(饼肥类;作物秸秆;落叶;枯枝;草炭等),采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,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(包括但不限于堆制;高温;厌氧等),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(病原菌、病虫卵害、杂草种籽等)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,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的一类肥料。